近日,居住在石泉里这栋楼中的孙大爷很是困扰。原来,老人家和老伴住在二楼,门洞内装置的是感应灯,谁走进来都得跺上一脚,灯才能亮。这里房屋旧,隔音差,老伴还患有心脏病,这样孙大爷很是难受。为此,居委会尝试为楼道更换感应灯,但效果并不理想。
2023年,天津市路灯管理处开展了“灯暖民心 服务到家”走访活动,正好与石泉里居委会建起了联系网格。在服务走访中,路灯处了解到这种情况,同居委会和孙大爷一块想办法,破解难题,最终决定通过挪动楼门前路灯,使路灯正对着楼门,这样路灯服务百姓出行的同时,也能把光照射进楼门洞,以此避免行人为触发感应灯发出的声音。
“别看就挪一米,这可不是个小活,老楼房的地下结构很复杂,所以前期找到相关单位来确认各种管道情况,而且大车进不来,所有环节全都改成‘手动’,迁移完成后还要把路面复原得完好如初,不过能帮助孙大爷解决问题,那就值得了!”负责迁移工作的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张瑞说。
据张瑞介绍,由于胡同里过于狭窄,工程车无法进入,路灯师傅们只能合力用手将旧灯杆基础抬出。虽然只挪位一米,但电缆长度发生变化,师傅们只好在现场做“手工”,将新缆与旧缆进行连接,达到挪位后所需的长度的同时,还要满足电缆运行的工艺要求。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施工,老灯杆终于换了新位置,灯具正好对准楼内的入口,孙大爷露出了笑容。
“感谢路灯处帮百姓解决了难题,真是为群众的事尽心尽力!”石泉里居委会负责人说。
据悉,天津市路灯管理处依托共产党员服务队,广泛开展“灯暖民心 服务到家”服务走访行动,及时发现、响应百姓的照明需求,通过“党建+”载体与相关部门、产权单位共谋共商,合力推动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照明难题,已经解决百姓难题40余件。路灯处纪委同步开展优质服务专项监督,既推动解决“不亮”的难题,也推动提升百姓对照明品质的体验,行动将持续与社区、主管单位走访对接,广泛共建,以助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和“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让人民群众在主题教育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