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吉林之声 > 资讯 > 正文

完善针灸与纳米技术学科交叉理论,王程玉林将纳米技术应用在针灸领域

2022-10-31 16:45:47来源:阅读:-



纳米材料有不同于宏观物质的优秀性能,在医学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纳米技术是以单个原子或分子为基础,研究结构尺寸在1-100 nm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及应用的技术。纳米材料由于尺寸小,表现出不同于宏观物质的特殊性能,例如对光、热、PH、磁等独具敏感性,在医学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在生物传感器、成像、生物标志物、靶向药物、药物输送等领域都已经可以看到纳米技术的应用,经络是中医针灸理论的基础与核心,阐明经络的科学内涵是中医研究者们的重要使命。经络是否存在有形结构是经络研究的首要问题与难点,王程玉林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将针灸与纳米技术学科交叉融合,从而发挥纳米材料多种特性,实现针刺疗效最大化,为将纳米技术应用在针灸领域做出了重大的原创贡献。


王程玉林,杰出的针灸材料学与针灸学家,结合材料学与针灸学自身的发展,于2021年提出针灸材料学分支学科概念,并丰富了针灸材料学的理念。她借助声电、冷光、肌电图等实时检测手段提供个体化头痛治疗,以数字信号处理器配合伺服电机量化手法,实现对捻转、提插等基本针刺手法的模拟及量化,王程玉林这些前沿的医疗技术,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领先的。


图片人物:王程玉林居中者

对近些年针灸与纳米技术学科交叉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王程玉林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经络的本质研究、疗效生物学机制探索及增强疗效方面。她提出未来应着重开展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多种传感功能和纳米材料多种性能的学科交叉研究,以及纳米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促进临床转化应用。


王程玉林通过对太溪穴皮下注射荧光素钠,发现可在小肠、右上肺静脉和心脏的冠状沟、前后室间沟、左右心耳和心包液中观察到聚集,提示组织间液可进行流通,并且与经络循行密切相关,因此王程玉林提出经络的本质为组织液循环。而后通过在截肢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手足部穴位皮下注射荧光示踪剂,应用micro-CT扫描发现荧光剂进入皮下后,经组织间液循着皮肤中的三维纤维骨架流动,结合X射线相衬微观断层成像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初步构建了人体皮肤中的三维纤维骨架。为了研究流通孔径的尺寸,应用到了量子点微球技术,王程玉林分别给两个标本注射0.5 mL尺寸为10 nm和110 nm的量子点微球,经2.5h的胸外按压,仅能见到10 nm尺寸微球体的转运,从而初步确定流通孔径仅能允许较小的物质通过。


组织液循环的发现,不仅为阐释经络本质提供了一个思路,也创造了一个新的给药途径。王程玉林提出的穴位注射疗法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疾病、带状疱疹、面瘫、内分泌、消化系统等疾病。王程玉林分别应用正、负、中性电荷修饰的18纳米氨基修饰Fe3O4纳米颗粒注射在小鼠太溪穴,观察纳米颗粒流动情况,发现带负电荷的纳米颗粒起始流通速度最快,然而平均速度低于正电荷和中性电荷纳米颗粒,为后续组织间液给药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在此之前,纳米针灸材料的器械多处于研究与试验阶段,以增强疗效与增加功能为主。在王程玉林不断丰富了研究成果,完善针灸与纳米技术学科交叉理论之后,技术逐渐成熟,帮助纳米针灸材料的器械走向大规模临床应用。未来,王程玉林还将加快对新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包括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细胞毒性测试、全身毒性测试、炎症相容性以及机械特性等,减少医患对使用新材料的心理负担,促进临床转化应用。(作者: 赵毅)


推荐阅读:旗龙

滚动推荐
45:47完善针灸与纳米技术学科交叉理论,王
纳米材料有不同于宏观物质的优秀性能,在医学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纳米[详细]
44:05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2022年首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详细]
45:29“亮剑出鞘” 流感季常备连花清瘟更
感冒高发季一般都是季节更替之时,尤其是老人小孩,和抵抗力偏低的年轻人们[详细]
37:15巧用色谱分析技术,刘容构建数字化火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城市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详细]
36:41政协委员进社区爱心捐助暖人心
为深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社区政协[详细]
58:41江西银行南昌八一支行党支部举办
为进一步提升支行党建及财务工作规范化水平,夯实支行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论基[详细]
51:51“悠然庐山 魅力九江”2022年九
10月27日,“悠然庐山 魅力九江”2022年九江推介会在芜湖举行,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