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城市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火灾的救援难度增加。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在火灾预防、建筑设计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火灾对受灾对象造成的破坏力大、事故现场环境复杂、调查难度高,对调查技术专业性要求较高,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应用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提高火灾事故调查的整体水平。
火灾档案在火灾事故的分析、预防和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杰出的火灾防控专家、火灾调查专家刘容擅于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数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加快推动火灾档案的电子化发展,提升档案的信息管理水平。刘容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数据遗漏、数据不全面和数据丢失的问题,有助于降低火灾调查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历史信息数据库可以对以往火灾类型进行查询,结合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火灾信息交流,为火灾档案的调用提供了极大便利,也能为火灾事故的预防提供参考。早在2016年7月,刘容发明的“点线面立体火灾防控系统”就在G20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消防安全工作中得到成功的应用。他研发的消防安防云智慧系统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同时也融合了自动报警技术、视频数据处理传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传输技术以及信息数据处理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在我国建筑消防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火灾事故原因调查难度大,油品和燃烧痕迹是火灾事故调查的重要证据和线索,利用现代化、信息化鉴别技术可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度。在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色谱分析技术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完善,可以为纵火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相比其他技术来说,色谱分析技术对火灾事故现场残留物的鉴定十分有效,在色谱分析技术日渐成熟的基础上,各类新型技术不断完善,常见的有经典气相色谱法、经典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等方法。裂解气相色谱技术在火灾事故分析中比较常用,效果明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以整合裂解温度、裂解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裂解产物和原样之间的组成、结构和物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导致火势蔓延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汽油、柴油等可燃液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分析,将火灾现场的残留物质和烟尘进行PGC分析,从分析谱图中研究汽油、柴油的重组判定火灾现场是否存在助燃剂,可以有效提高火灾原因分析的准确性。
图片人物:刘容
关于刘容
刘容,男,博士,出生于1977年1月12日,现任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消防救援大队火灾调查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刘容从事火灾事故调查27年,参与并指导火灾事故调查数千起,消除消防安全隐患3928处,被誉为火场废墟中的“福尔摩斯”。刘容是四川省消防协会会员,入选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建设工程消防分会首批建设工程消防专家库名单。
2021年2月,刘容被聘为天府火调技术孵化中心助理孵化专家,负责火调课题评审业务及评审培训工作。刘容经常被邀请作为消防、火灾调查的权威评审专家,对消防行业、火灾调查的项目进行评审,是四川消防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为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
刘容在学术领域同样取得骄人成就,发表了多篇SCI论文、EI会议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尤其是他首次提出的痕迹学理论成为消防界痕迹物证鉴定技术的标准理论,被广泛用于火灾原因调查领域。刘容撰写的“痕迹学理论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初探”于2009年入选《消防与安全》,成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读本,成为消防安全教育和技术指南的教科书。2018年8月,“痕迹学理论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初探”入选《火灾调查技术论文集》,成为中国消防行业必读论文。(作者: 蒋媛)
推荐阅读:旗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