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正值高发季节,接下来还会出现新冠和流感叠加的可能,作为病毒易感人权,儿童如何做好防护,如果感染后,家长如何应对?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科主任徐翼曾在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称:“儿童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通过国内外的临床资料来看,儿童感染的病例大多数都是以轻症为主,一般发烧时间不长,3天到5天就恢复正常。
目前3岁以内的孩子即使没有疫苗的覆盖,由于他们活动的区域比较局限,暴露的风险相对比较低,父母不必过度焦虑,但要注意做好日常的防护。”
做好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感染:
(1)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家长要帮助1岁以上孩子选择和佩戴大小合适的儿童口罩(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佩戴或摘下口罩前都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在不具备洗手条件时,也应使用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在室内或人群聚集地方不要摘下或用手去触摸口罩。
(2)不要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以及通风不良的室内或与他人长时间接触。与他人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
(3)长期居家时,应做好室内通风。在北方冬季,尽量选择儿童外出活动时或每个房间单独通风,避免感冒。
(4)坚持运动可以改善心情,增强体质。
(5)咳嗽和打喷嚏时用弯曲的肘部或纸巾遮掩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即扔进封闭的垃圾箱,然后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
(6)接种疫苗: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对3岁以上儿童及时接种新冠疫苗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和重症发生。儿童的家庭成员疫苗接种有助于儿童预防感染。
近期,北京市儿童新冠会诊专家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副主任张谊总结了一份儿童感染新冠的症状及变化分析,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儿童感染新冠主要呈现的特点为:
1、儿童感染者几乎没有潜伏期,感染即发病。成人感染3天内发病,儿童多在1天内发病。
2、儿童感染初期症状是以发热为主,热型不定,但多数婴幼儿有高热表现。与成人感染初期咽干咽痛不同,儿童感染后尤其婴幼儿可能会因为体温迅速上升导致惊厥发生。
3、儿童感染新冠主要侵袭上呼吸道,高热并不等同于重症。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往往热度较高,但临床中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极少出现肺部侵袭,所以临床称为“新冠病毒感染”而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4、儿童热退伴有消化道症状。成人感染后症状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儿童除了呼吸道症状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针对儿童感染,12月9日,福建省卫健委发布的《福建省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2022年12月普及版)》也给出了治疗方案:
1、无症状感染者: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轻型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感染新冠病毒后,儿童用药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根据病情不同阶段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在权威专家或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应的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类性质药物和同种成分的药物,避免加重脏器损伤。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