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吉林之声 > 财经 > 正文

缅甸欧亚国际教育事业经开区,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

2023-04-07 15:40:39来源:阅读:-

不是说一个新崛起的板块,在两年内开工建设24所学校很牛。而是说,教育要重视学生、学科、教学资源分配,把属于「优质均衡」发展的要素集合在一起,这样做教育,很难。

2019年,无锡经开区挂牌成立,这是无锡最年轻的板块,也是当地人心中「优质资源」集聚度最高的板块之一。

无锡首座奥体中心在宣布之初,无锡人也在猜测,一个兼具城市形象价值与人居高地价值的「奥体板块」到底会落在哪儿?

最后答案揭晓,落在了无锡经开区的南部片区。

这个答案,「令人意外」似乎又「合乎情理」。

无锡经开区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辖区内两个街道,面积并不大,仅56.6平方公里,却成为了城市行政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

于是,「人」开始向这里聚集。

有人的地方就有「教育」。经开区成立之初,下属学校28所,学位资源多年处于「警戒状态」。

但在短短四年时间,经开区教育一路「狂飙」,学校增至38所;区域中考质量始终保持全市领先。

作为媒体人,我们自然地嗅着「寻变」的气息来到这里,并意识到一个年轻的板块,其教育「进阶之路」可能是几张图片难以承载的,「记录」和「发现」已经发生和即将到来的变化是有必要的。

经开区教育局局长杨柳说:假如再回到一开始,也未必会形成一模一样的「教育模式」。经验未必是能复制的,但或许能在先行先试中,让我们窥见到一个新生板块「教育探索」的更多面。

01.

不能让教育为「钱」发愁

2020年,年轻的经开区展现出了魄力,也是这份魄力打破了原本沉寂的「教育池水」——成立一年后,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这一项改革的核心要义是:让原本属于街道的学校全部划归区管。

教育资源全都归属到区级,人、财、物等都由区里统一调配,这样做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原本教育水平、资源不等的学校回到了统一起跑线,老师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变多了。

可以说三年前的「区管改制」,是如今经开区教育生态积极向上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大刀阔斧的「改」是有原因的。

2019年,成立之初的经开区面临的困境很「直接」:教育资源不均,学位数量紧缺。

而与学校数量成反比的,是「快速」导入的人口——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让经开区成为了现代「三高人群」(高学历、高素质、高层次)居住的热门地。

大量涌入的人口有着几个共同的特性:年轻、二孩比率高、经济实力普遍较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区域内十年间人口增长86.72%,其中0-14岁人口占比16.49%,常住人口密度是相邻板块的两倍以上。

实行区管,让教育资源回到同一起跑线,这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经开区出台了《教育设施中长期布局规划(2019-2035)》,提出了在教育配套上「前三年补欠账,后三年超前建」的口号。

仅2022年一年,经开区就集中开工学校建设项目10个,这样的建设速度在全市范围内十分罕见。

并且由于居住人口的「三高」特性,经开区的教育从一开始就认定了必须是「高开高走」的模式。

大量新校启用意味着要投入一大笔钱,但实际上,经开区对教育的投入比你想象的更多:

通常学校的单位面积造价在6000元以内,但经开区学校单位面积投入超1万元;

去年经开区10所学校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而今年还要再开工建设14所学校,投入肯定不会少于30亿元;

经开区的万科小学改扩建已经投入了1.5亿元,而接下来投资最大的项目计划投入10亿元。

「做教育不能算细账,一定要肯投入。」

这句话让多少教育工作者羡慕了,但在经开区,的确可以这样说—— 四年来,不算建设项目,经开区教育财政投入累计超过了33亿元。

经开区的家底在所有板块里是最厚实的吗?恐怕不是的。

但经开区用大量的投入,给区域教育事业的「大跨步发展」铺了路。

▲经开区尚贤万科小学

02.

怎样为教育「开路」

在苏南这片发达地区我们应该怎样做教育?

经开区相信三个词:「高位、优质、均衡」

作为教育局局长,杨柳是一步步看着经开区教育在四年内,从「有起步」走向「有声色」的过程。

如何让在手的学校发挥出「1+1>2」的优势,让优质资源能够形成更广的辐射效应?

这个问题,经开区没有选择只身作答,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一支由多方力量组成的「教育大军」——「集团化办学」成为了经开区开展教育事业的新模式,原本不能集中的资源在这里聚成了合力。

如果以无锡市民中心以南的尚贤湖湿地公园为中轴来看,在其两侧,未来将落成由为华东师范大学和狄邦教育集团合作共建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无锡太湖湾学校。

巨大的投入背后,让经开区的教育呈现出一种「后来者居上」的气势。

除了华师大+狄邦的强强联合,四大教育集团和多所名校名园已经形成了家长们眼中的「超豪华配置」——

四大集团之一的尚贤教育集团有尚贤万科小学和尚贤融创小学2所成员校。

辖区内不仅有江南中学、锡师附小、实验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妇联实验托幼中心等市属名校,还有金桥双语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狄邦文理学校等民办品牌落户。


放在时代的长线条中来看,教育改革似乎永远充满着理想气息——让学生拥有一个自由平等的教学环境。但事实上,「办学」永远是「既要、又要」的游戏。在整个社会的凝视与期待下,「优质教育」意味着要用多倍的精力和投入,来保护学生「额外」的自由。

03.

选择一种「新玩法」

这次走访中,我们听到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同样是上公办学校,在经开区更「值」。

因为在经开区,有太多「超前」「先进」的新花样了。

在4-9年级学生的课表上,除了义务教育的学习课程,还额外设有一项人工智能课程。

与学校开设的社团不同,在经开区,这项与「拼成绩」无关的课程是「列入课表」例行授课的。

经开区大手笔投掷了一个亿,打造了全省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该基地已获评全国首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运用试点区。

4-9年级学段的学生,除了学校每两周有两节人工智能课程,每年还会到基地访学一天,基地开设短短半年, 2500多名学生来过这里。

基地二楼有8个人工智能实验室,针对编程、无人机教学等多类人工智能课程教学,适龄的学生们在这里制作机器人,用C语言和Python来实践编程;一楼展厅是各类智能化场景的展示,智能物流分拣、智能体育竞赛……

这里所有的场景放大N倍后都是一个真实的数字智能社会。


除了这一个基地,在经开区的14所中小学中,已建设28个人工智能实验室。

他们想建设「除教室、操场以外」的兴趣场域。

事实上,你能感觉到在这里,学校已经不只是「学校」,而是可以辐射区域的科教中心。

现在经开区打造的「小馆建在学校」项目,已经建成了人文、科技、生态3类特色小馆,包含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纸博物馆、廷弼农耕园等。

而这样一份用心,学生和家长是能切切实实体会到的。太湖格致中学和东绛第二实验学校、尚贤教育集团已经多次代表无锡参加了江苏省人工智能项目比赛,前后50多位学生获得一等奖。

在教育焦虑、全民鸡娃的时代,这场「人工智能+教育」的教育试验看似有点「奢侈」和「不切实际」。但经开区的教育者们认为,教育要回归本质,要建设能够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空间」,而只有在差异化成长之下,学生才会是舒展的人而非复刻品。

现在,经开区教育局已经和科大讯飞展开了一期合作,在辖区内的试点学校已经可以看到「数字」赋能教育的全新探索。

一到操场,学生们戴上运动智能穿戴设备,就能对学生心率进行监控,个人心率曲线、运动密度、心率预警等各项指标实时记录,就连体测成绩都由机器自动评测。

▲在试点学校格致中学的操场上,摄像头硬件可以利用AI运动视觉分析技术评测学生的运动数据

事实上,在如今AI技术已经普及的当下,细化「人工智能」,让它和教育结合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但这种「细化」在现在看来仍然是「罕见」的。其实缺的从来不是技术,缺的是对于教育事业强大的推动力。

对于「均衡教育」的推动,经开区的教育者们拿出了一份「超乎想象」的答案。

04.

「理想教育」是什么样?

在这样「超乎想象」的答案下,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在信息平台多样化的现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成为家长观察孩子成长的另一扇窗。

老师们发现,有一群细腻的家长,喜欢追踪推送里关于自己孩子的每一张照片,悄悄感受孩子的成长变化——

有一位爸爸会留意观察孩子的嘴角、表情,发现孩子从一开始的嘴角紧闭,慢慢的嘴角上扬,到发现孩子露齿笑,最后变成了开怀大笑。潜移默化的改变,让这位爸爸发自内心地觉得:

选择这所小学,没错!

融成观顺小学是经开区开办的第一所小学,在这所深深刻有「经开」印记的学校。

校长戴菊芬认为,学校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而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生活」,「学校绝非是一种刻意营造的教育环境。」

不刻意营造的真实学习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探访过程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观顺小学的体育馆里,安装了一套可以自动伸缩的篮球架。一进场馆,老师按下电动遥控,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问题就把体育老师问懵了。

「它为什么会升上去?」「它会掉下来吗?」

戴校长敏锐地捕捉到了孩子们的心理,对体育老师说:

「你看这时候,学生对你的篮球课不感兴趣,他们反而对其中的力学感兴趣。」

「那看样子我要请科学老师跟我一起上课了。」

一句看似「不靠谱」的玩笑话,竟然在第二堂体育课就成了现实:科学老师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了小半节的力学和机械结构。

这些孩子今后长大了,也许真的会用一种骄傲的口吻说「我们的物理,真的是体育老师和物理老师一起教的。」

这是经开区观顺小学的理念:

把在真实生活中会产生的「好奇心」融入进学科教育的体系中,催生出一种更贴近孩子求知欲的「跨学科」组合式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也正在被经开区其他学校借鉴和学习,成为了经开教育的另一面旗帜。

他们说:

「在跨学科上,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往往是走在老师前面的,我们的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也许他以后不会去打篮球,但是他可能成为建筑师。

▲观顺小学内,一年级的学生正在上课,看到我这个“陌生人”来访,给了我一个温暖的笑

05.

他们的未来,经开区的未来

时至今日,观顺小学里的文化墙还没有最后成型。戴校长说,希望这里的每一面墙孩子看了都是喜欢的,是会亲手去感觉的,而不是仅仅拥有现代学校的「时尚感」。

一个开放的交互学习环境,其实不应该就是这样吗?在经开区,孩子成长的「可能性」甚至延伸到了学校外部的场景空间。

我们拆解经开学子所能看到的一切,或许可以窥见特色化、多样化教学下的生活——除了「小馆教学」,经开区为学校打造出了一个「学校、科教、场馆」三者互相辐射的「能量场」。

在尚贤万科小学北侧是区级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学校南侧是校级纸博物馆,一南一北,科技与人文相呼应。

而观顺小学,15分钟的步行圈内有图书馆、美术馆、少年宫,包括2公里外的雪浪小镇,强大的「科技感」也是经开区学校的「共享资源」。

如今经开区提出要用「教育创造未来」,其实在这里「未来学校」的概念已经有了自己的定义:

它或许不会再受物理空间的定义,周围的科教载体、文体设施都会成为学校的共享资源,一个开放式的交互式的「能量场」似乎已经被看到了。

目前,经开教育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根据规划,经开区今年将有14所学校开工,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开工新建学校不少于30所。

在56平方公里之上,需要在如今的基础上再建造近一倍的学校,这样的建设密度似乎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一座「教育高地」的崛起。

经开区计划实现全区五年达到「充盈富足」的标准。

难得的是,在「充盈」之前,经开区已经走在了一条「改革」和「创新」的路上——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成绩是要的,但同样鼓励多样化、差异化。

而我相信「多样化」所催生出的美好快乐的东西,一定会成为很多学生生命中的光亮。

就像那天我走在经开区太湖格致中学的校园里,看到笔直的道路两旁,树林茂密,阳光倾泻而下,少年们呼啸而过,伴随着午饭后的课间音乐,音乐声和同学们的笑声在此刻交织、回荡。

他们是崭新的生命,一如江南春天盛开的绚烂之花。


推荐阅读:叶紫

滚动推荐
40:39缅甸欧亚国际教育事业经开区,在下一
不是说一个新崛起的板块,在两年内开工建设24所学校很牛。而是说,教育要[详细]
30:14 京东国际进口美酒种草清单:三得利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论是独处时小酌一杯,还是欢聚时开[详细]
52:02全名悦读·书香赣鄱—江西制造职业技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积极响应全民阅读和文化建设的号召,开展了校社[详细]
29:01建筑企业大变革下,我建议你认识这四
最近,建筑企业有一种很迷茫的感觉。过去的三年,是非常艰难的三年。202[详细]
27:48武宁县横路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暨项
4月1日上午,武宁县横路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暨项目大会战推进会在江美一[详细]
12:20探访顺德十大鳗鱼精品饭店 | 东逸
顺德作为粤韵美食的重要出处,自产食材不算高档却极为丰饶,且离餐桌咫尺之[详细]
11:21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龙布收费站:
为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龙布收费站为了积极营造干净温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