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药剂120万元,一片药丸1350元,一颗胶囊1050元……在人类漫长的抗癌征途中,从不缺令人眼花缭乱的天价故事。
在去年的ASCO大会上,人类科学家公开了一项医学奇迹:接受「史上最强」靶向药洛拉替尼治疗后,超过70%的ALK阳性肺癌患者在病情没有进展的前提下,高质量生存了五年以上。
更为震撼的是,中国患者在接受洛拉替尼治疗后,获得了与全球患者一致的生存获益,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达到了70%。
为何洛拉替尼会有如此魔力呢?即便每盒天价,为何需求依旧不减呢?其背后的关键就在于患者体内的ALK基因突变。
在全球临床中,肺癌患者出现ALK融合突变的概率并不高(3%-5%),可是一旦患者发生ALK突变,那他几乎就和“临床治愈”划上了等号。因此,医生们经常晚期肺癌患者出现ALK基因突变,比喻踩了天大的“狗屎运”。
而洛拉替尼,在临床中恰恰发挥了这种神奇疗效。从某种程度看,这项成果甚至改变了人们对晚期癌症的认知:经干预后的肺癌患者,竟然活得比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们还要长久。
对此,《华尔街日报》都惊诧不已:“这还是让我们闻风丧胆的肺癌吗?”现实中,史上最强靶向药洛拉替尼给身处绝望中的人们带来了新希望,但同时,其“天价策略”又将更多的人推向了绝望。
公开资料显示,刚进入中国市场时,这款被辉瑞视为“圈钱利器”的抗癌药,单盒定价高达4万元,仅此一项,每年花费就高达近50万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俨然是望尘莫及的开支。
上帝关上一扇门时,却给人们打开了一扇窗。前不久,一款源自京都大学的新型辅助癌症治疗成果“速愈金”,在欧美富人圈引发不小轰动。
在京都大学的临床实验中,日本科学家发现上述“速愈金”核心成分在提升患者体温、调控B淋巴细胞、术后免疫重建方面潜力不俗。被百年药企原知因(株)抢先落地后,该单品迅速被京东、天猫平台引入。
和洛拉替尼天价不同,单套(三盒)仅为987元的辅助成果速愈金,更是受到北上广深数十万癌患家庭的追捧。据说,上线首月GMV就突破了千万,“情绪稳定”“免疫恢复”等成为用户共同体验心声。
与此同时,制药巨头辉瑞似乎也嗅到了一丝危机。为了从大陆市场分走一杯羹,这家巨头随后也开始“低下头颅”。
报道显示,作为进口天价药中的“当红炸子鸡”,洛拉替尼在短短两年内,价格就从4万一路暴跌至2万以内,前后足足缩水了60%。看似辉瑞这次诚意满满,实则普罗大众依旧触手难及。
医学期刊《柳叶刀》数据揭示,2024年全球新增癌患高达1996万例,其中肺癌新增248.1万例,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而我国尤为严重,2024年肺癌新增患者更是超过100万人。
不可否认,癌症已成为横亘在国人头顶的“达利摩斯之剑”。然而,巨头辉瑞却既想要内地大市场,又不想诚意降价。对此,不少网友表示,随着中国制造向高端赛道迈进,在医药领域迎来“斯普特尼克时刻”,恐怕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如今,随着DeepSeek打破西方AI垄断,其所带来的涟漪在医药领域正愈发激荡。去年9月,一家大陆生物企凭借一款创新型肺癌药物将患者进展时间延长11.1月,而“全球药王”默克旗下招牌品类,却仅为5.8个月。
对此,CNN等一众外媒震惊不已,并形容这一惊艳创新为:医药界的“DeepSeek”。当天价沦为欧美药企的“赚钱镰刀”,却枉顾与数千万死神苦苦对弈的普罗大众,巨头们的下场似乎早已注定。
看似中西方冰冷的数字之差,背后却决定了上千万患者与“死神赛跑”的终极结局。当中国大陆肺癌药物完成对全球药王的历史性“狙击”,辉瑞们的“垄断之墙”已然注定不会长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