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抚州市东乡区马圩镇邹塘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提升治理效能、保障乡村振兴这一目标,聚焦治理有效的根本、重点和核心三大要素,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邹塘村从矛盾纠纷复杂的“上访村”转变成治理有序、和谐稳定的文明村。
一、治理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强化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过去,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服务意识淡薄,导致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如今按照上级党委统一部署,马圩镇党委认真组织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组建了一只年轻化、知识化的新“两委”班子。换届以来,邹塘村党支部严格遵循“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有效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例如,2022年面对乡村基础设施这一难题,村党支部积极向上汇报争取,通过跑项争资等举措,筹措资金120余万元,新建2.7KM村级公路、安装200余盏路灯等建设各种公共休闲设施,大大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面对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邹塘村党支部带头亮身份、践承诺、争先锋,带动群众参与主干道沿线、村域公共场所、池塘沟渠及其它卫生死角清理,形成了“支部引领,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治理重点在于健全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出现在基层、发现在基层,面对过去群众经常反应的办事难、难办事等情况,邹塘村党支部从健全治理机制入手,制定了网格化管理等系列硬约束,提升办事成效。网格化管理体系主要是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小组为基本单位、党员骨干责任包户,重点抓好村规民约具体落实,村容村貌专项整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民事代办帮办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徐长泉、徐志平父子都是邹塘村的老钉子户,因2015年徐志平母亲与人闹矛盾后在诉求的过程中意外死亡,就一直认为是他人的责任(尽管经鉴定部门鉴定为心脏病突发),可他却一再否认事实,反复越级上访,还出现过独自骑摩托车到北京去上访。徐长泉也是区政府常客,每天定时到区行政中心“报到”。为此,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作用,明确专人负责思想转化。考虑到徐长泉年龄偏大,在家没人照顾,经多方多次沟通,徐长泉进入了敬老院解决温饱问题,徐长泉后再没到过区委政府了。徐志平现身体不适,村党支部安排一日三餐送至其家,以真情实感化解个人偏见,目前通过多方调解和帮助下徐志平不再去上访。
三、治理核心在于造福人民群众,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邹塘村是典型农业村、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党支部在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推动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为乡村治理提供有力经济保障。村党支部以“党建+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蓝莓种植产业,预计增加收入15万元,并利用废弃的烟花爆竹厂进行改建成肉鸭养殖场,2022年纯收入20万元。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邹塘村正是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凝聚一切可凝聚的力量,党员干部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才一步一步地把以前的矛盾纠纷复杂的上访村走向现在治理有序和谐文明的新村。(周军峰)
推荐阅读:旗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