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吉林之声 > 资讯 > 正文

揭秘吉安钓源十里芳菲:回得去的地方,才叫家乡

2023-05-10 11:25:31来源:阅读:-

摘要:吉安钓源十里芳菲“新农业+新服务+新家园”的乡村打造新模式,不仅让这里成为年轻人回得去的家乡,也让这座千年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活”了起来。


古村落面临自然消亡,经济落后是根本原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广袤的山川大地中均分布有不同族群繁衍生息,人之居处,自成一片村落,村落所聚之地,自产生一派风土人情。这些承载着岁月沧桑变化的古老村落,往往作为地域风情、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无数异乡漂泊者的“心灵归宿”,拥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旅游价值。

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生活定居之后,许多人类活动日渐匮乏的古村落开始面临严重的修缮保护危机,甚至不得不面临自然消亡的命运。公开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自然村尚且有363万个,而到2022年则仅余261万个,相当于全国平均每天就有127个自然村消失,“空心化”——已经成为古村落复兴的最大阻碍。

当古村落日渐“空巢”,如何合理重塑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愿意回也回得去,让传统民居获得资金进行修缮保护,无疑已经成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十里芳菲」振兴钓源古村,让家乡成为回得去的美好地方

古樟参天,小桥流水,大大小小150余座特色鲜明的赣派明清建筑共同勾勒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后裔及同宗聚居地的古朴景象。

显而易见,拥有1100多年历史和无数历史文化遗存的钓源古村,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人文底蕴,都已经属于上乘。然而就是这样一座颇具古韵风情的自然村落,在近现代却随着社会变迁、人口流出,逐渐走向凋敝,大量民居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

直到2021年,「十里芳菲」团队来到这里,基于对文旅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力,与地方政府以EPC+O的形式达成合作,遵循“修旧如故”原则进行建筑与环境的重新梳理和修缮,更进一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农业+新服务+新家园”的乡村打造新模式,充分扩展乡村生产力的有机外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塑乡村经济新增长极。

“每一个村落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刻意建造出来的结果。”基于张蓓女士这一朴素的新村落文明价值观,钓源古村的每一处徽派古建筑都悉数保留着木结构、壁板、门头石、藻井、元宝窗等原有室内结构和文化元素,尽可能在还原古村落的原有空间肌理和历史风貌的同时,也兼顾了现代消费人群所追求的舒适性与体验感。

此外,为了给古村发展注入更多元的经济活力,「十里芳菲」团队在启动钓源古村规划建设的同时,还同步研发了大量旅游IP、文创产品、商业场景,并推出「蝴蝶返乡计划」引导原住民就地创业、就业,用心开展乡村振兴实践,赋予村落全新场域能量。


返乡创业人数持续增长,共同打造美好生活新村落

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化,各地政府不断优化营销环境和政策支持力度,再加之直播带货的兴起无限拉近了生产源头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已经越来越不是年轻人就业创业的第一选择,乡村振兴之路正大有可为。

然而对于广大传统村落来说,要想抓牢历史机遇,必须及时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通过深入挖掘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艺术、美学等有益价值,并借力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力量赋能,彻底打通村落“造血”功能,才能真正有望让越来越多古老村落重新活起来,甚至火起来。

而作国内最优秀的乡村文旅供应商之一的「十里芳菲」,未来也将继续秉持着打造美好生活村落的初心,以“村落美学生活的表达者、在地文化的挖掘者传承者、村落全产业链的导入者、高端价值客流的创造者”的高站位,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潜心耕耘,倾力打造越来越多的集生态农业种养殖、在地文创、村落美学生活体验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未来村落。

(通讯员:王艳玲)



推荐阅读:旗龙网

滚动推荐
25:31揭秘吉安钓源十里芳菲:回得去的地方
摘要:吉安钓源十里芳菲“新农业+新服务+新家园”的乡村打造新模式,不仅[详细]
37:08新华社:外国人看中国基建——输电利
34:32江西省修水县大桥镇:狠抓作风建设,
为进一步做好“‘三联三共’’抓落实、提效能、促发展”活动,加强干部作风[详细]
34:01修水县大桥镇:群策群力,助力壮大村
今年来,修水县大桥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详细]
33:23修水县大桥镇:集镇环境大整治 助
为扎实推进“‘三联三共’抓落实、提效能、促发展”活动,进一步改善集镇环[详细]
29:02法国大学理工学院院长联盟(ADIU
2023年5月6日,法国大学理工学院院长联盟中国区项目成立16周年庆典[详细]
46:36《长月烬明》带火蚌埠,甜啦啦助力文
“甜啦啦泰裤辣!我是从外地专门来看桑酒的。”“来打卡景点还能免费喝到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