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迟退休”话题热议不断,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共中央各地政府等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热议,一些人认为,提高退休年龄有助于缓解养老金压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老年人的社会作用。但也有人担忧,提高退休年龄会给就业带来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身体状况欠佳或工作年限较长的人来说。如今,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尚不成熟,多地还停留在征集意见阶段,急需对大众对于延迟退休的意愿进行调研,找出完善点并提出建议。
因此南昌大学专业团队就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指导老师(尹文旺、杨戈宁、张小敏)与团队成员(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李嘉行、侯美琳、何嘉煜、彭若冰、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张妤)利用假期时间,前往江西省7个入样市辖区、县发放问卷。由于调查对象主要为在职群体,因此团队人员尽可能选择在调查对象下班或出行时间段进行调查。学生李嘉行表示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南昌某大学与一位学生家长的采访,当时该家长略带抱怨的说道:“现在内卷严重,找工作不容易,哪哪招聘都是要求年龄不超过35岁,但昨天晚上看新闻联播,专家建议国家应出台针对人口老龄化对应的政策,适当延迟退休到65岁,那我中间这30年干嘛去呢?”
团队在正式调查中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数据分析与舆情分析,团队成员侯美琳总结了延迟退休政策实施所面临的困境。她将这些困境归纳为人口压力、生存压力、舆论压力和地域压力四大类别。经过对以上困境的综合分析,团队发现经济、社会、文化和政府支持是主要原因。此外,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张妤通过访谈预调查和文献综述,提出了五个关键维度。这些维度包括工作满意度、社会保障、社会适应、自我价值和家庭压力。
针对延迟退休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政府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鼓励企业提高退休人员的工资、增加退休补贴等福利待遇,特别针对特殊职业和工作环境的工作人员,采取差别化退休政策等措施。基于对延迟退休政策问题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四点建议以应对挑战。首先,建议了解民众意愿,坚持自愿原则,并倾听劳动者的声音,以科学调整政策。其次,建议开拓老年就业市场,建设老年人才信息库,并针对不同职业群体实施不同的延迟退休政策。第三,建议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延迟退休人群的需求。最后,建议保障劳动型群体的选择权,将退休与工龄相结合,为劳动者提供更灵活的选择机会。
延迟退休政策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政府将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人们深刻理解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和实施的意义。政府还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执行情况。我们相信,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进,中国将能够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建立起可持续和健康的养老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
推荐阅读:旗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