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啊,我们平时出门都得骑电动车,小区里又没有充电桩,每次充个电太麻烦了!哎……”王女士刚送完小孩上学,从西湖区广润门街道瓦子角社区居委会门口经过,一边推着电动车一边向工作人员诉苦。
近年来,随着辖区内电动车数量越来越多,如何让居民安全充电是老旧小区治理的一大难题。不少居民为了充电方便直接从几层楼高的家中随意拉线出来,而且插线板长期暴露在外、线皮磨损脱落,接口不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给居民楼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为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尽管瓦子角社区居委会多次开展宣传与整治工作,提醒“高空飞线”行为的危害性。但是,居民们还是我行我素。新闻中关于电动车起火发生自燃的事故也时有报道,为从根源破解这一现象。近日,该社区居委会运用“三有”协商议事平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安装电动车充电桩事宜,组织居民代表、社区干部、城管工作人员、专业充电站投放企业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秉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原则,听取各方意见与建议,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
“小区空间本来就有限,你们打算把这个充电桩设在哪个位置?”“充一次电收费标准是什么,会不会比自家电费还贵?”“这种智能充电桩建好了,家里老人不会使用,后期有人管吗?”协商会议上,居民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与会人员围绕充电桩的选址、如何安装、充电价格标准、后期管理等问题展开了激烈探讨。
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后,居民们同意由专业充电站投放企业现场勘察,充分利用小区的有限空间,在遵循安全、合理的前提下,最终选取棉花街22号平台、新世纪小区、珠宝街141号空地安装智能充电桩、停车棚。经过一周左右的施工时间,电动车充电桩顺利建成,居民只需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选择充电口编号即可,充电完成后会自动断电,安全又便捷,从源头上解决了电动车充电和飞线治理难题。
“充电这事儿看起来是小事,却关乎民生大事,‘三有’协商议事平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小事,是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体现了社区共商群众身边大小事务的民主自治机制,实现了‘大事共商、好事共享、难事共帮’。”社区党委书记万甜甜深有感触地说。(万甜甜)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