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态势,各行各业遭受冲击,给原本恢复中的经济带来新的挑战,显著增加稳就业压力,而稳就业事关广大家庭生计,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在如此高压态势下,各地各方面必须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地区来说,稳住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是关乎社会稳定、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全局性问题,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稳住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更要认识到疫情中隐含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稳就业工作,保证乡镇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抓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发展生产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乡村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着力挖掘乡村产业发展优势,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政策优势,打造高效的产业链和具有价值的乡村品牌,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今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更要加强对各地区既有产业的关注,大多数乡镇中小微企业落户分散,受疫情冲击影响大,但在促进广大农村群众增收就业方面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加快落实针对困难企业的稳岗纾困帮扶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挺过难关、留住岗位。
促就业,增强乡村富裕动力。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广大农村群众稳定就业,政府要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落实援企稳岗、以工代训等政策,积极开展劳务协作,扩大就业的信息渠道,不断提高引导就业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如今无论乡村振兴还是城镇产业转型,都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农村劳动力业务素质不高的矛盾愈发突出,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技能培训质量,以逐步适应产业升级的新形势。针对有能力自主创业的农村,还可鼓励在村创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咨询顾问。
留人才,释放乡村就业潜力。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与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不断显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新动能。受疫情、城镇部门岗位缩减等因素影响,返乡就业人群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应清醒认识并抓住这一人才振兴机遇,出台市场准入、财政扶持、用地用电、税收优惠、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支持返乡创业就业,一定程度上扭转农村“空心化”发展态势。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做好稳就业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要,更要坚定信心,加强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向着共同富裕目标奋勇前进。(李心萍)
推荐阅读:旗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