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妇科介入周树楠团队“医路同行”公益活动在江西开展,旨在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咨询诊疗、回访追踪、科普宣教三大版块,向社会全面展示妇科介入医务工作者真实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帮助更多妇科及介入科的医务工作者、患者更加了解妇科介入技术,使更多患腺肌病、子宫肌瘤的女性朋友能够因新技术而重获新生。
咨询诊疗+科普宣教,妇科介入让患者获益
据悉,子宫肌瘤以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腺肌病均高发于30-50岁女性,该病致使全球每年高达500万女性因忍受不了痛经、经量大、贫血而不得不切除子宫,带给了女性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介入栓塞治疗方案在子宫肌瘤、腺肌病的诊疗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只需一个针眼就能帮助女性朋友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还能解决病痛。它的治疗原理通俗来说就是:通过栓塞阻断病灶血管网的营养供应,饿死病灶,使其自然萎缩、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目前,介入栓塞作为一种新技术,在腺肌病及子宫肌瘤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普及率和患者心中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扩大妇科介入的影响力、加大其临床应用力度还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妇科介入技术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介入常委、共青新市医院主任医师周树楠一直致力于此。
据悉,周树楠主任在子宫肌瘤、腺肌症治疗方面有着多年的丰富临床经验,目前已累计完成相关手术2000余台,患者遍布澳大利亚、非洲等海外国家以及上海、浙江、深圳、新疆、河北等全国各地,帮助无数女性重返健康与欢笑,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为了推广妇科介入新技术这份初心,周树楠团队还针对疾病常见误区、注意事项、治疗方案选择等患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短视频及图文信息的多元形式进行网络科普宣教,以期让妇科介入这种先进的新技术能够更快、更大范围地走进全国患者视野中,逐渐成为妇科治疗的有效补充和主要新手段。
上门回访搭建“连心桥”,续写温暖医患情
除了日常的问诊和手术、科普宣教外,作为医生,回访跟踪也是妇科介入周树楠团队的主要工作之一,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回访、微信回访、上门回访等多种形式。通过回访对手术疗效、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数据跟踪汇总,不仅为医患关系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让患者感受到真情,同时也为妇科介入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大量数据参考,为进一步推动妇科介入在全国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日,妇科介入周树楠团队就对九江的三名进行过介入栓塞治疗的腺肌病、子宫肌瘤出院患者进行了上门回访,过程温馨感人,续写了温暖的医患情。三位出院患者的痛经、经量大等症状都基本消除或得到了极大改善,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都明显缩小,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她们对周树楠主任感激有嘉,希望无创介入栓塞保宫治疗能够更大范围地推广与临床运用,帮助更多和她们一样有需要的姐妹们用更小的代价、更微创的方式摆脱疾病困扰。
“在医院治疗和病人完全康复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上门回访,就是要寻找患者重返家庭生活中的环境影响、认知误区等因素,同时提供解决方案”,周树楠主任介绍,在回访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居家情况,为她们的术后康复方案进行个性化调整优化。
这次,周树楠团队就详细问询、倾听和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恢复情况,解答了她们在康复中遇到的问题,并教给了她们正确的康复方式,以及在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指导意见和针对性护理方法,并再三嘱咐她们定期复查和各种注意事项。
“上门回访也是我们妇科介入科室为保障患者出院后得到连续、系统、全面的康复指导,生活质量得到最大限度恢复和提高的重要举措之一“,周树楠主任指出。据悉,近年来妇科介入科室自开展出院病人上门回访医疗服务以来,医务工作者需要不定期回访患者,把康复服务延伸到患者家里,实现患者从出院到居家康复阶段的紧密衔接,架起了一座医患“连心桥”,真正帮助患者真正“回家”,让她们摆脱病痛找回昔日风采,切实提升生活品质。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