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生态系统中,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操作系统作为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生态是重中之重。
什么是操作系统生态?操作系统生态建设包括“硬件层面建设、中间层开发体系、上层应用生态构成”三个要素。简言之,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不仅需要吸引大量专业的开发者,还需要建立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海量入局的软硬件厂商。因此,生态建设不仅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操作系统的“命门”。
国产操作系统打响生态突围赛
2022年12月30日,亿欧智库《2022中国信创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及精选60强信创厂商》(以下简称《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显示,目前,国产主流操作系统厂商已具备除内核之外服务代码的开发能力,在性能上基本达到好用。在产业生态方面,国产操作系统仍与安卓、IOS和Windows存在不小的差距。
近年来,各个国产操作系统厂商不断完善生态适配体系,创新搭建多平台机制,不断挑战并撬动国外操作系统一家独大的局面,生态适配体系不断完善和扩大。据麒麟软件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麒麟软件生态软硬件兼容适配数总计150万+,其中软件生态兼容适配108万,硬件生态兼容适配42万,生态合作厂商超过6000家,麒麟软件生态适配官网累计注册企业和用户超38000。
《报告》指出,目前国产操作系统渗透率不足5%,且主要集中于党政体系。但是未来随着生态进一步扩大,一旦突破“临界点”,开发商和用户会呈现良性增长态势,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报告》显示,目前,微软、IBM、麒麟软件位列操作系统中国市场前三甲,国产操作系统进入市场主流行列。
自主创新地持续丰富原生生态适配
生态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纷繁复杂极其庞大的一项工程。不仅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规划布局,更须在关基行业深耕、突破和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因此,未来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任务的重点是自主创新地持续丰富原生生态适配。国产操作系统的生态建设首先必须坚持产业共建,形成商业闭环;其次,需要OS厂商、ISV、IHV、用户单位、政策部门、开源社区等多方积极参与和协同;最后,还须涵盖兼容适配、性能测试、联合优化、解决方案和联合落地实施。
作为国产操作系统的代表,首个生态数量超百万级、率先达到150万的国产操作系统,麒麟软件在经历了多重市场和技术的考验之后,在生态建设各个领域多有斩获和突破。一路走来,最能体现国产操作系统的“突围”的艰辛历程。
构建国产基础软件“大生态”布局
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体系建设是信创行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各国产厂商纷纷在生态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以图取得重大突破。而在生态建设方面,国产操作系统很早就开始了详尽的布局,并纷纷确定之符合自身市场定位的生态建设目标,不断提升生态适配,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麒麟软件吸收和借鉴国际成功生态建设经验,形成体系化的操作系统生态建设方法、理论和模式,并联合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协同,共同建设和持续丰富生态体系,亦即麒麟软件的“大生态”布局。
除了时间维度的规划,国产软件在空间上的拓展和布局亦较早规划实施,以麒麟软件为例,截至目前,其在天津、北京、长沙、江西、广州等地建成生态适配创新中心,重点面向金融、电信、交通、能源、央企、党政、教育、医疗等关基行业需求;此外,麒麟软件与飞腾、鲲鹏、龙芯、海光、兆芯、申威、海思等 CPU 厂商、整机厂商都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并通过生态适配认证、深度战略合作、解决方案、制定规范/标准、联合营销和生态联盟等多种形式,与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达成合作。从而实现了时间、空间和行业三维生态体系全面推进。
此外,成熟的开源生态是国产操作系统建设的技术基础,是推动国产操作系统的快速普及的重要生态地基。华为的鸿蒙、欧拉相继开源,带动国产操作系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openKylin开放麒麟以社区的形式吸引产业链合力,打造出更为丰富的Linux操作系统生态,从而推动共建、共享、共赢的国产操作系统创新生态。
生态适配数超150万只是麒麟软件“大生态”建设的新起点,同样是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量质齐增的重要一步。相较于Windows、Android和苹果OS等操作系统的成熟生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都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推荐阅读:旗龙网